陳金城、陳伯達故居位于洛陽鎮(zhèn)梅嶺村,是一處革命老區(qū)村,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驛道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南宋時期的朱熹曾經(jīng)路過這里,發(fā)現(xiàn)此村形如五瓣梅花,真乃風水寶地。他對身邊的人說,此乃風水寶地也,后必出異人。遂刻石于山壁。直到清朝末年,果然出了一位進士陳金城。如今陳金城的故居,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。陳伯達是陳金城的曾孫,他的故居就在陳金城故居的右側。故居占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,三大落五開間,前有磚埕,邊有“勉齋學館”。故居內(nèi)有陳金城中舉之牌匾,陳列先祖孝子坊、孝前坊殘存的碑柱石刻。陳伯達誕生舊厝內(nèi)掛有陳伯達一生著作目錄及部分照片、墨寶。故居最有特-處,是在一個不大的堂屋的墻壁上掛著四個字板,上 書-“陳伯達1992年至1970年著作目錄”,里面有政論、詩歌甚至小說。開篇第一篇就是“兵?匪?”,時間是1922年4月。1949年寫的幾篇文章,如“中國四大家族”(七月)、“竊國大盜袁世凱”(七月)、“人民公敵蔣介石”(八月)等,這些文章令他文名遠揚。陳金城是陳伯達的曾祖父,與林則徐、魏源頗有交往,參加過抗英斗爭,著有《怡怡堂文集》四卷,是-戰(zhàn)爭時期一位愛國士大夫。1840年6月,中英-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他……
[詳細]